電視牆看板,電視牆廣告,液晶電視牆-tv電視牆科技公司
    關於公司   服務項目   電視牆產品   廣告專區   常見問題   最新消息
最新消息 > “修傘奶奶”:雨天常上街送傘給路人

文章来源:由「百度新聞」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"http://cnews.chinadaily.com.cn/a/201903/20/WS5c918acea310e7f8b15719ad.html"

現代快報訊(記者陳敏)在無錫市梅村街道梅里社區,有一位八旬老人萬素芬,她雖住在深街小巷,卻是當地遠近聞名的“修傘達人”。提起萬素芬和老伴兒郭壽根,鄰居們都豎起大拇指:“手巧”“人好”。無論什麼傘,只要到她手里,就一定能修好。她幫鄰居們修傘,從不收取一分錢。下雨天的時候,老兩口還一起將修好的傘拿到大街上,送給放學忘帶傘的學生和路過有需要的人。萬素芬和郭壽根兩口子在整理修好的傘。自學修傘,很多人慕名求修傘3月19日下午,現代快報記者來到萬素芬老人家中,她正坐在院里的花壇旁,手中拿著一把破舊的雨傘,邊上放著一盒子修傘工具。老人麻利地修理著這把雨傘。身后是分類擺放著的各種傘骨、傘柄,旁邊桌子上是各自絲線,地上還有各種彈簧、傘帽等部件。家里擺放著各類傘骨、傘柄等。萬素芬說,她從小就喜歡動手操作,十幾年前自己的傘壞了找不到地方修,于是開始琢磨起了修傘。幾次實踐之后,她就基本掌握了修傘的訣竅,隨著修的傘越來越多,手藝也逐漸嫻熟。按照當地人的說法,萬素芬修傘,好比醫生要先“望聞問切”。把傘撐開,收起,再撐開,再收起,反復兩次,毛病在哪,她就基本了然于心了。而問她訣竅在哪,她笑了笑,修得多了,自然就熟了。郭壽根老人給記者介紹自制的修傘工具。雖然已經80歲了,萬素芬的視力卻非常好,穿針引線,靈活得很。她邊修傘邊告訴現代快報記者,這是無錫市區一位姓金的先生送過來的傘,“現在修傘的人太少了,很多人大老遠的找到我們這兒來”。各色絲線用來縫合固定傘骨。為鄰居修傘從不收錢“現在的傘,一把都好幾十塊,有的還防紫外線,一把要好幾百,”萬素芬告訴現代快報記者,“壞了一點就扔,太浪費了。會修傘的人又少,我們可以幫大家修一修、洗一洗,傘又可以用了,又節約又堅固,多好呀”。剛開始是給自己修傘,再是幫鄰居修傘,后來就撿回別人扔了的舊傘、破傘,修修補補又成了新傘。“我們修傘不收錢,要是別人要給錢,我們就不修了。”也正是老兩口的善良,街坊鄰居慢慢都知道了這位“修傘奶奶”。  萬素芬的雙手在縫線。其中,有一位鄰居是一位退休教師,找萬素芬修了幾次傘后,跟老兩口成了朋友。得知老兩口撿舊傘修后,他也開始留意馬路上被丟棄的舊傘,單單就他一個人,這幾年就送過來了100多把傘。修舊如新,送給忘帶傘的學生和路人臟的傘面洗一洗,折斷的傘骨換一根,彈簧不好的重新裝一個彈簧,再加上鄰居們送來的舊傘、馬路上撿來的破傘,經過萬素芬的手,舊傘、破傘煥然一新,家里的傘也越來越多。“傘雖然最便宜,但卻是最實用也是大家最需要的。”郭壽根是梅村高級中學退休教師。下雨天的時候,萬素芬和老伴兒郭壽根常常會一起拿著傘,去學校門口走走、看看,遇到忘帶傘的學生,和有需要的路人,他們就把修好的傘送給他們。看著自己精心修好的傘能發揮價值,幫到別人,老兩口別提多開心了。“我們倆不會打麻將,也不喜歡打牌,空的時候看看報紙,修傘成了重要的工作,一來可以廢物利用,節約資源,二來可以幫助別人,我們也開心啊!”

關鍵字標籤:超大兩件式雨衣推薦-天龍牌雨衣